第四十四座 大寶寺

第44番札所 菅生山 大覚院 大寶寺
【寺廟的歷史沿革】
從第四十三座明石寺出發到這裡的路程約80公里。陡峭難行的關卡連綿不絕,要步行超過20個小時才能到達之「朝聖信徒顛三倒四」的寺廟靈地。本寺的編號正好是四國八十八個寺廟靈地的一半,因此被稱為「折衷名剎」。它位於周圍環繞著四國群山海拔579公尺高的地方,院內古樹林立,飄蕩著幽雅寧靜的氣氛。

寺廟的起源典故可以追溯到大和王朝時期(大約 4 世紀- 7 世紀中葉)。一位從百濟來到日本的聖僧把他帶來的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的雕像供奉在這座山上。 701年左右,來自安藝(廣島)名為明神右京和隼人的兩獵人兄弟在萱草叢中找到了十一面觀世音菩薩的雕像,搭蓋茅廬並供奉著這尊佛像。當時的文武天皇(697-707年在位)聞訊後,立即下詔建造寺廟。用天皇的年號將寺名取為「大寶寺」。弘法大師造訪此地是大約在120年後的822年。在此修行密教,將本寺定為四國寺廟靈地的折衷名剎,且藉此契機將天台宗改為真言宗。

1152年,整座山被大火燒毀。然而在之後的保元年間(1156-1159年在位),因祈求治癒後白河天皇(1155-1158年在位)的御病,而成功地如願以償。天皇在此重建寺廟,並任命其皇妹擔任住持冊封本寺為皇室的祭祀道場。天皇御賜「菅生山」的匾額,建造了七座廟堂和僧房,相傳在其鼎盛時期山中的寺院多達48座。

之後在天正的軍事戰火中再度被燒毀。江戶時代中期(1603-1868年),在松山藩主的捐贈底下得以復興,並成為鬆平家的祭祀道場,但卻又在1874年第三次被燒毀。本寺在冥冥之中背負著要與火搏鬥的宿命。

【吸睛亮點】
・出土觀音
在1934年從大寶寺的山中挖掘出來的銅鎏金觀音像。這尊觀音像被埋在樹齡超過千年之餘的樹根,上面覆蓋著法華經一字一石之 130 多塊的石頭。根據京都博物館的鑑定,這大概是平安時代後期(794-1185年)至~鎌倉時代初期(1185-1333年)的東西。據說能連根拔除身體裡面的病痛和邪靈而被尊奉為感恩佛。

・陵權現
供奉著後白河天皇的御妹。在保元年間(1156-58 年)後白河天皇罹患腦部疾病時,皇室派遣使者前來本山祈求保佑天皇早日痊癒。如願以償地治癒了天皇的御病後,用天皇捐贈的巨款在菅生山上建造了48座的廟堂寺院。並且派遣天皇的御妹前來擔任住持。在其御妹死後建造了一座陵墓和五輪塔,並奉為陵權現。至今,陵墓和禦使橋的遺跡依然存在。此外,後白河天皇親筆的『菅生山』匾額也依然健在。

【其他】
・久萬山農民起義
・芭蕉塚(在芭蕉逝世33週年法會時所建造的)
選擇區域
松山市近郊
選擇主題
88 寺(四國遍路)
地址 〒791-1205 愛媛県上浮穴郡久万高原町菅生1173-2
電話號碼 0892-21-0044
交通方式從松山交流道出發沿33 號國道往久萬方向行駛。過了久萬警察局後的下一個紅綠燈左轉,走12 號縣道。在久萬公園前面右轉,過了久萬美術館後左轉,便能到達。
停車場
免費
備註住宿禪房:有(150人·要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