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座 津照寺

第25番札所 宝珠山 真言院 津照寺
【寺廟的歷史沿革】
「津照寺」佇立在俯瞰室津港的小山上,俗稱「津寺」。弘法大師空海上人在四國修行之際,將其定為四國的寺廟靈地,是因為山的形狀酷似地藏菩薩所持的寶珠。弘法大師雕刻了地藏王菩薩,供奉其為主佛,並將本寺命名為寶珠山真言院津照寺。

當初,津照寺在長曽我部氏的庀廕底下,擁有津寺村7萬多平方公尺的土地。之後,山內氏成為藩主後,捐贈了1萬5千多平方公尺的田地。據說,寺院的管理改為藩營製,由於受到老中總理官員的待遇,寺廟極度繁榮鼎盛。但由於明治的改革維新,土地不是被政府沒收,就是賣給了佃農,寺廟也因此而荒廢蕭條。

經過大約十幾年的荒廢,在1883年終於得以恢復寺名至今。寺廟的面積極為狹小,昔日的雄偉壯觀不再。只是,正殿改做地藏王殿,而稱為御殿的住持起居室的一角則改做小學殘留至今。現在的大師堂是在1963年,而正殿則是在1975年重新建造的。

【舵手地蔵王菩薩的由來】
主佛延命地藏王菩薩之所以被稱為「舵手地蔵王菩薩」的原因如下。 1602 年的秋天,山內家第一代的一豐公在室戶的海岸遇到了暴風雨。然後,出現了一位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高僧,接過船舵,把船安全地帶入室津港。

當他放心地喘了一口氣環顧四周時,剛才的那位高僧已經消失無踪了。他到津寺去找那位高僧時,發現主佛地藏王菩薩的身體濕透了。原來方才的那位高僧就是地藏王菩薩。從那時起,他把主佛稱為舵手地蔵王菩薩而傳世。這個神明保佑感應的體驗,明確地記載在南路歷史的舊錄之中。

此外,在今昔物語集中有云「地藏王菩薩遇火,故親出正殿」。傳說當津寺的正殿著火時,化身為僧侶的主佛地藏王菩薩通知村民,讓村民們逃過火劫。在古代,它也被稱為滅火地藏王菩薩,意思就是滅火的人。

【吸睛亮點】
・院內
正殿就坐落於參道正前方的小山丘上。穿過朱門往右走,有大師堂,經堂事務所,布施信徒會館。通往正殿的石階筆直陡峭彷彿直通天際,參拜信徒得扶著中間的扶手才能爬上去,然後在石階的途中,有座讓人聯想到龍宮的鐘樓門兼山門。爬上石階的頂端,在正殿前可以眺望太平洋,底下有室津川的河口和室津港,在右邊則能看到行當岬和神隱在綠意盎然山隙中間第26座的金剛頂寺。
・廟宇周遭附近的名勝古蹟
在參道的左側有個與一木權兵衛有關的「釜岩」,從參道的途中往左走就是一木神社。這座神社供奉著不顧生命危險修復室津港的一木權兵衛。
選擇區域
東部
選擇主題
88 寺(四國遍路)
地址 〒781-7102 高知県室戸市室津2652-イ
電話號碼 0887-23-0025
交通方式從南國交流道出發,往32號國道·55號國道向室戶方向行駛,在室戶市浮津的高知信用銀行ATM左邊的轉彎處前右轉後,行駛約100公尺,在介紹市區的信息板前面左轉,順著路行駛大約400公尺左右,它就位於左手邊。
停車場能免費使用海港的廣場。車子不能進入廟內。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