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座 宝寿寺

第62番札所 天養山 観音院 宝寿寺
【寺庙的历史沿革】
过去本寺曾作为伊予三岛水军的家庙,及大山祇神社的附属寺院而繁荣兴盛。

根据寺庙的典故,在天平年间左右(729-749年),圣武天皇(724-749年在位)在各省建造了一之宫。在这里也建造了供奉着大国主大神等三位神明的伊予一之宫神社。 此外,大和僧侣·道慈律师(?-744年)奉谕旨创建了诵经奏乐中心的附属寺院。据说这个附属寺院正是本寺的开端起源。当时,天皇御赐了『金光明最胜王经』一书给本寺。寺名为「金刚宝寺」,且据说当时寺院是位于中山川下游一个名叫白坪的地方(从现在的所在地往北约1公里处的中山川北岸附近)。

弘法大师是于大同年间(806-810年)造访了此地。他久居寺内,并仿照圣武天皇的妃子光明皇后的模样刻出了十一面观音菩萨的佛像。并将其供奉为主佛,且把寺名改为「宝寿寺」定为寺庙灵地之一。

另外,当时的地方官越智氏的夫人难产,请大师为她祈福保佑。据说弘法大师用他向主佛祈求的圣水·玉之井(目前已不存在)来为夫人加持时,夫人平安地生下了一个像玉一般的男孩。因此,主佛被奉为安产的观音菩萨而受到尊崇和爱戴。但因中山川屡次的洪水泛滥,于1145年重建本寺,并将山号改为「天养山」。

此后,作为大山祇神社的附属寺庙而繁荣兴盛,但在1585年因丰臣秀吉征伐四国而被摧毁。于1636年左右获得重建。宥传上人仅只将本寺迁移到现在的所在地附近并加以重建。因此,朝圣信徒必须先在白坪的神社献纳参拜纸签,然后再到本寺念诵经文。其后,1679年为了避免遭受洪水泛滥,奉藩主之令将神社迁至本寺旁边。

明治时代初期(1868-1912年)的废佛毁释运动中寺庙与神社被迫分离,因而导致废寺。然而,在 1877 年,大石龙遍上人在神社的南侧重建了本寺,1921 年由于兴建予赞线铁路的缘故,本寺又更南迁到现在的所在地。

【吸睛亮点】
・消灾解厄的大师
这是一尊木造雕眼彩绘,高36.0公分的雕像。它就放置于纯木制神龛(宫殿)中。大师的雕像右手倒握着金刚杵,左手持佛珠放在膝盖上方,其脚底下的水壶和鞋子就放在台子上没粘着固定着。推估神龛和大师的雕像是江户时代早期(1603-1868年)之物。此外,本寺的大师能庀廕消灾解厄,据说只要念诵和年纪一样次数的「南无大师遍照金刚」的咒语便能驱邪消灾。
・十一面观音立像
这座雕像是宝寿寺在搬迁到现在的所在地时,由当地居民所献纳的。从那时起,祂就和主佛十一面观世音菩萨一样因能庀廕安产,而受到信徒们的尊崇与爱戴。上面刻着「大正12年3月 为了保护所有妇女・国泰民安・实现众愿・平安顺产」的铭文。

【其他】
・复兴祖师(宽永13年(1636年)由四国朝圣修行者,宥传上人将其迁至现在的所在地,并加以重建)
・路标(就在进入山门后的左手边,在苏铁树前的真念所建造的,现已移至爱媛县立历史文化博物馆中保存。中务茂兵卫在第254次的朝圣参拜时的路标就山门旁边)
选择区域
西条市周边
选择类别
88 寺(四国遍路)
地址 愛媛県西条市小松町新屋敷甲428
电话号码 0898-72-2210
停车场大型巴士(2辆)